熱門商品推薦
蝦皮精選賣場

膽囊炎:7個飲食與用藥建議,讓你遠離疼痛

派網

膽囊炎:7個飲食與用藥建議,讓你遠離疼痛

一、膽囊炎吃什麼對身體好

營養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減輕或解除患者的疼痛,並預防結石的發生。在急性發作期的重症患者應禁食,並可通過靜脈補給各種營養素;當病情好轉能進食時,應避免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內可選擇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隨著病情逐漸緩解,可以給予低脂半流質或低脂少渣的軟飯。患者應該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並限制肉類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對於慢性膽囊炎患者,應該提供充足熱量的飲食,包含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和適量限制脂肪的食物,並確保飲食中有豐富的維生素。

要有足夠的熱能,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給予低熱能飲食,幫助患者減輕體重,這種飲食中脂肪的含量也要低,以符合膽囊病患者的需求。一般每日供給熱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對於慢性膽囊炎患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增進食慾、促進膽囊收縮以利於膽囊排空,應儘可能提高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每日蛋白質供給量應以每公斤體重1~1.2克為宜,但要避免過量攝入膽固醇。

由於脂肪能促使病變的膽囊收縮而引起劇烈疼痛,因此在發作期應對脂肪的攝入嚴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低於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轉後可適量進食。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飲食時,主要的營養物質是糖。應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給300~350克,特別是在發作期時應予靜脈補給。

要供給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特別要注意補充維生素B、C。並且應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二、膽囊炎吃什麼藥

膽囊炎的治療需要消炎,因此消炎藥物是必須的。常用的消炎藥物包括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用;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用,孕婦禁用;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用;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此外,還有一些中成藥可以選擇,如消炎利膽片,這是一種利膽消炎的藥物,建議一次4-6片,1日3次口服;複方檸檬酸膠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可以幫助利膽、消食,緩解症狀。

中藥及偏方方面,膽囊炎早期可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薑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整,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應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建議使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則可用藥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平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感染發生;當炎症出現時,應及時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合理調配食譜,避免過多食用含動物脂肪類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油等;若有腸蟲(主要為蛔蟲)時,應及時使用驅蟲藥物,這樣對於預防和治療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哪些人容易患上膽囊炎

1. 肥胖: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飲食的攝入,導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明顯增高,使膽固醇處於過飽和狀態。因此,膽固醇容易析出、沉澱,形成結石。

2. 女性:據統計,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3―4倍。許多女性不喜歡外出運動,活動量小,常有靜坐習慣,這使得膽囊收縮力下降,膽道開口處的括約肌功能失調,膽囊排空延緩、膽汁淤滯,細菌更易繁殖。再者,由於女性體內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後的女性較男性更易發胖,血液及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高。

3. 多次生育:婦女在妊娠後,體內各種代謝會發生變化,為懷孕、分娩和哺乳做好準備,母體內膽固醇含量明顯升高,脂肪合成加快,分解減少。這雖然對胎兒有好處,但也造成了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即膽固醇增高引起膽石症。

4. 40歲以上:人過40歲後,身體逐漸走向衰老,出現較大的變化,如體力活動減少,休息時間增加。脂肪的代謝合成大於分解,人體開始發胖,膽囊功能減弱,膽道蠕動減少,膽汁滯留。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容易誘發膽囊炎和膽石症。

膽囊炎的發病一般在季節轉換時較多,尤其在夏季,因為天氣炎熱,膽結石、膽囊炎患者的發病率會大幅增加。因為在夏季,氣候炎熱可能會造成以下情況:(1) 暴飲暴食,導致迷走神經興奮、膽囊急劇排空,引起膽囊收縮加劇,結石可能阻塞膽囊開口,導致膽囊張力增加、膽囊壁水腫、缺血、壞死;(2) 大量進食高脂高熱量食物;(3) 天氣熱,情緒容易不穩定;(4) 悶熱的天氣導致人們戶外活動減少;(5) 愛吃生冷食物;(6) 衛生環境不佳,許多食物如不適當保存容易變質,生吃食物的情況較多,細菌感染也會誘發膽囊炎發作。

四、膽囊炎患者手術後如何護理

在飲食方面,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在消炎治療的同時,應採取禁食的措施。當症狀緩解後,應食用豆漿、果汁、素菜湯、濃米湯等高糖流質食物。慢性期膽囊炎可食用瘦肉、雞肉、魚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半流質食物。同時應多飲水,促進膽汁的排出。

在工作活動方面,急性發作期需要臥床休息,慢性期則可以根據病情輕重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或工作,但不可過量,因為大量活動造成的疲勞是臨床上膽囊炎發作的常見誘因。對於恢復期病情較輕的膽囊炎患者,進行一些簡單、輕鬆的工作或活動量小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做廣播體操等是可以的,這樣還可增強膽囊肌肉的收縮力,防止膽汁在膽囊內的淤積。

一般護理建議

術後第1天:腸蠕動恢復後,可飲水,飲水後無腹脹不適可進流食,忌牛奶、豆漿。

術後第2天:進流食後如無不適,可進清淡半流食兩天。

術後第4天:進清淡半流食後如無不適主訴,可進普食,但以低脂肪、低膽固醇、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量的優質蛋白,多吃利膽食物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忌辛辣食物,因可刺激胃腸道分泌膽囊收縮素,引起術後併發症。忌動物脂肪,如肥肉、豬油、豬頭肉、豬蹄、奶油蛋糕。忌油煎、油炸食物,如炸油條、炸雞蛋、炸雞腿。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的內臟、魚子。

術後第8天食物中可逐漸增加脂肪、蛋白含量。

術後1個月飲食可恢復至正常水平,流食米湯、藕粉、杏仁霜等,優質蛋白如牛奶、瘦肉、蛋白、大豆製品,利膽食物如菠菜、青筍、洋蔥、番茄,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易消化、含膽固醇少的植物油如豆油、菜子油、花生油。

清淡半流食如米粥、菜粥、片湯、疙瘩湯等,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如雞肉、帶魚、淡水魚(鯽魚、鰱魚、草魚、鯉魚)、黃魚、瘦豬肉、瘦羊肉、瘦牛肉、脫脂奶粉。

膽囊炎術後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康復情況,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希望膽囊炎的患者和家屬能夠好好學習以上內容,並嚴格要求自己,把這些處理方法付諸實踐,對身體的恢復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疾病的復發。

五、膽囊炎的預防措施

1. 健康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避免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這不僅有助於減少膽結石的風險,還能促進整體健康。

2. 定期運動: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增強身體的代謝能力,促進膽囊的正常功能,減少膽石形成的機會。

3. 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過度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的高危因素,控制體重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

六、膽囊炎患者的心理支持

膽囊炎患者在面對疾病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焦慮和沮喪,因此,提供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人和朋友的理解與陪伴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促進康復過程。患者也可以參加一些支持小組,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互相鼓勵。

七、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對於膽囊炎患者來說,定期進行醫療檢查是非常必要的。透過定期檢查,醫生可以及時了解病情的變化,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治療方案,這樣能夠有效預防病情的惡化。

總之,膽囊炎的飲食、用藥、護理和預防措施對於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重視這些建議,並積極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早日恢復健康。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參考這裡

© 版權聲明
蝦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