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關於朝陽區老年餐桌的關鍵事實
作為全市居家養老的試點區,朝陽區在過去兩年中,為一些餐飲“達標”企業掛上了“老年餐桌”的牌子。8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憑政府每月發放的100元居家養老(助殘)服務券,到老年餐桌用餐或享受配餐、送餐服務。這項惠民舉措為不少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
那麼,開設“老年餐桌”到底能不能解決老人的實際困難呢?在享受這項惠民舉措的同時,老人們和殘疾朋友們還有哪些需求需要政府和餐飲企業進一步完善服務呢?今天的熱點聚焦就讓我們共同關注——老年飯桌。
老年餐桌的運作模式
利用原有的內部職工食堂,無償提供廚房設備,通過引進專業餐飲配送企業開辦地區養老助殘餐桌,這是大屯地區推進養老助殘餐桌建設的一大亮點。在大屯街道日前召開的養老助殘餐桌工作推進會上,街道與轄區內15家實力強、口碑好的餐飲單位簽訂服務協議,即日起,16家養老助殘餐桌將同步開始試運營。
老年餐桌的優勢
這些老年餐桌的價格合理,菜式搭配迎合老人的口味,剛開始運營的老年餐桌贏得了老人們的信賴。不過,在採訪中,不少老人也表達了他們的訴求。
擴大服務範圍
這些餐桌將輻射到全市的每個社區,滿足所有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原定三年的發展規劃提速至今年“五一”,從政府層面的工作力度上看,讓老人們拍手叫好。但是,如何充分調度服務商的積極性來推動養老事業社會化的發展,也是當前應該重點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東方瑞金達的成功案例
我們的記者日前就專門探訪了我區規模較大的養老助殘定點服務商,區糧食局的改制企業——東方瑞金達餐飲有限公司,來了解一下他們的老年助殘餐桌的運營狀況。早在2007年,區糧食局就結合下屬單位——東方瑞金達餐飲有限公司的企業連鎖和經營快餐的優勢,開展扶老助殘老年餐桌的活動。目前該企業的9家快餐廳開設的老年助殘餐桌已覆蓋了全區7個辦事處。
接待人次的增長
今年一季度,該企業的9家餐廳就接待了將近四萬人次的老人就餐。飯菜物美價廉、服務規範統一,這樣的好評在被老年人所認可的同時,也得到了老人的子女交口稱讚。
未來的發展方向
受好評的同時,企業管理方並沒有原地踏步,而是在醞釀著進一步將老年餐桌的服務做到無微不至。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開辦老年餐桌、為老人提供慰藉服務等各種養老服務,推動養老事業社會化發展,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區居家養老工作的重心。
社會力量的參與
除了政府的支持,社會力量的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志願者和社會團體已經開始介入,為老年人提供陪伴和心理支持,這對於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老人需求的多樣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不僅僅是就餐,還包括健康管理、心理輔導和社交活動等方面的需求。政府和企業需要針對這些需求進行調研,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長期開展的策略
怎樣把養老助殘餐桌這樣的得民心的善舉長期開展好呢?在此次採訪中,社區老人、街道幹部、相關單位負責人也分別闡述了他們的觀點。百善孝為先,真誠的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監督考核,服務商們拓展服務渠道,將這項惠民舉措真正惠及全區所有的老年人。
總結分析
總的來說,朝陽區的老年餐桌計劃不僅是一項惠民舉措,更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人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樣化,政府和企業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服務,讓生活在朝陽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實惠、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我們將會繼續關注全區養老助殘餐桌的建設和發展情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老年人受益於這項計劃。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