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商品推薦
蝦皮精選賣場

5個秋季祛溼邪的小技巧

派網

5個秋季祛溼邪的小技巧

專家表示,現在正值立秋,這個時期的高溫已經過去,火邪也隨之退去。然而,有時候我們仍然會遇到“秋老虎”的情況,氣溫會反覆波動,加上晝夜的溫差變化較大,許多人可能因為沒有適應季節的變化而出現感冒、發燒、腹瀉等各種疾病。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個時期屬於“長夏”時節,而在長夏時節,“溼邪”是比較盛行的。溼邪會困擾脾胃,導致脾胃的功能失調,因此很多人會感覺到腹脹、消化不良,有時候吃了點涼的食物就會出現腹瀉的情況。此外,還有一些人會出現感冒、噁心、嘔吐和發熱等症狀,這些情況也多與暑溼有關。

無論是感冒還是腹瀉,甚至是發熱和嘔吐,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出現失水的情況。例如,當感冒發燒時,人體的體溫會升高,這會導致大量水分的流失,隨之而來的就是血液黏稠度的增加,這樣容易誘發血栓的形成,甚至出現腦梗塞的風險。另外,腹瀉的時候,體內的毒素會進入血液循環,這也可能導致血管的痙攣,進而影響心腦血管的健康。因此,在這個時節,中老年朋友特別需要注意祛除溼邪,尤其是那些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其實,在這個季節裡,有許多食物都有助於祛除溼邪的作用。例如,薏米、蓮子、赤小豆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此外,我們還可以將冬瓜皮和玉米鬚“變廢為寶”,每天熬水喝,這些食材的利溼效果也非常好。根據《本草再新》的記載,冬瓜皮可以“走皮膚,去溼追風,補脾瀉火”。而玉米鬚不僅能夠利溼,還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在中醫典籍中,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利溼方劑,叫做“五皮飲”。這個方劑的組成包括陳皮9克、茯苓皮24克、生薑皮6克、桑白皮9克和大腹皮9克,具有行氣化溼、利水消腫的作用。這個方劑中,除了桑白皮和大腹皮是常用的藥材外,陳皮、茯苓皮和生薑皮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大家可以利用這些食材來進行食療。如果有的人感覺自己全身乏力、腹脹、食慾不振或胸悶不適的時候,可以選擇這三樣食材熬水飲用,同樣具有祛溼邪的效果。

3種秋季健康飲食建議

除了上述的食材,還有一些其他的健康飲食建議可以幫助我們在秋季保持身體健康:

  1. 多喝水:隨著氣溫的變化,人體的水分需求也會隨之改變。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不僅能夠幫助身體排除毒素,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建議每天至少喝8杯水,尤其是在運動後或出汗較多的情況下,更要注意補水。
  2. 增加運動:秋季是個適合戶外活動的季節,適量的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無論是散步、慢跑還是瑜伽,都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活力,抵抗季節變化帶來的健康問題。
  3. 均衡飲食:秋季的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樣能夠幫助我們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特別是一些應季的水果如蘋果、柿子和葡萄,不僅美味,還對健康非常有益。

總結與分析

總的來說,立秋後的季節變化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特別是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更要特別注意防範各種因氣候變化引起的健康問題。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我們可以有效地祛除體內的溼邪,保持身體的健康。希望大家能夠在這個秋季,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身心狀態。

如需了解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這裡

© 版權聲明
蝦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