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臟病的影響與治療:四個關鍵要素
一、糖尿病心臟病對微血管的影響
糖尿病對心臟的影響不容小覷,特別是在微血管的層面上。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影響因素:
-
高血糖引起的非酶糖化:
高血糖會導致蛋白質的非酶糖化,這過程會使黏蛋白的合成減少,並且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細胞膜中的蛋白質糖化會降低細胞的存活時間,而血紅蛋白的糖化則會增加其對氧的親和力,導致氧的釋放減少,最終使得細胞出現缺氧的情況。此外,纖維蛋白的糖化使其不易被纖維蛋白酶分解,而膠原蛋白的糖化則會減少其溶解度,並且可能產生抗體,從而加重免疫反應。 -
多元醇學說:
長期的高血糖會激活多元醇通路,使組織內的葡萄糖被醛糖還原酶催化還原為山梨醇,進而轉化為果糖,這會導致細胞內的山梨醇和果糖積聚,造成細胞內水腫。山梨醇還會干擾肌醇的代謝,導致細胞內肌醇含量下降,進而影響細胞膜的磷酸激酶,最終導致細胞功能障礙及形態結構的改變。 -
蛋白激酶C (PKC) 的作用:
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生化變化會激活PKC,抑制一氧化氮 (NO) 合酶的活性,導致NO生成減少,從而影響血管的舒縮功能。PKC還會促進血栓素A2 (TXA2) 及血管緊張素的活性,進一步導致血管收縮。這些變化會使得血液的凝固性增加,並且影響細胞內的滲透壓及膜電位,促進內皮細胞的生長,最終可能引起血管病變。
二、糖尿病心臟病會併發冠心病
根據研究,60歲以上的糖尿病心臟病患者中,併發冠心病的比例高達58.5%至85.7%。而59歲以下的患者僅有6.0%至39.6%。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微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及高血糖對全身的負面影響,因此合併冠心病的情況相對複雜,具體特點如下: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比非糖尿病患者更為瀰漫,且血管多支病變相當常見,可能出現微動脈瘤的情況。
- 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部位與冠脈造影顯示的狹窄部位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損害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此外,約55%的糖尿病患者在冠狀動脈造影中未發現狹窄,但心電圖卻出現異常,這與心肌微血管病變有關。
- 屍檢中發現,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明顯狹窄,但生前未出現心絞痛症狀,這表明部分糖尿病合併冠心病的患者可能無法感知心絞痛。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 時,約30%會表現為無痛性,這使得漏診的風險增加。糖尿病合併AMI的患者,梗死面積通常較大,容易引發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臟破裂及嚴重的心律失常等併發症,預後較差。
三、糖尿病心臟病的治療
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的策略需要綜合考量,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治療方法:
-
糖尿病知識教育:
患者對糖尿病的知識了解程度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此,糖尿病一旦確診,就應立即對患者進行相關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識、自我血糖及尿糖的監測方法,以及降糖藥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此外,還需要強調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過程,而不僅僅是血糖的控制,還需了解其他藥物對血糖的影響。 -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方法之一。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堅持是關鍵。 -
飲食療法:
飲食療法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治療措施。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和體重,減少食物中脂肪的攝入,特別是飽和脂肪酸,並增加食物纖維的含量,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 -
藥物治療:
除了上述方法外,對於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見的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併發症的風險。 -
定期檢查: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心臟健康檢查、血糖監測及其他相關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干預。
四、糖尿病心臟病的護理
針對糖尿病心臟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也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護理要點:
-
控制食鹽量: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和鈉,過多的鈉鹽攝入會引起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同時,鈉鹽還會吸收水分,若攝入過量,體內水分儲留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因此,每日飲食中鈉鹽的攝入量應低於3克,應避免食用過鹹的食品,如鹹菜、榨菜及醬豆腐等。 -
控制熱能供應量:
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應多食用含熱量低的食物,因為總熱能過高會導致血清膽固醇升高。如果患者體重過重,應適當節制飲食。 -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
每日膳食中應儘量避免食用含有高動物性脂肪及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油脂、肥肉、肝臟、蛋黃等。建議以植物油及豆製品為主,但植物油的攝入也不宜過多,以免導致肥胖。 -
忌食刺激性食物:
飲食中應儘量少用生薑、辣椒及胡椒等辛辣調味品,並嚴禁吸菸、飲酒,應避免濃茶、濃咖啡等不良嗜好。 -
心理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臨心理壓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諮詢也是護理的重要一環。應鼓勵患者參加支持小組,分享經驗,增強他們的應對能力。
總結分析
糖尿病心臟病是一個複雜的健康問題,其對微血管的影響、併發冠心病的風險以及治療和護理的需求都需要引起重視。通過對糖尿病的知識教育、運動療法、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減少併發症的風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護理方面,控制飲食、定期檢查及提供心理支持同樣重要。了解這些知識,將有助於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升生活的質量。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 此處。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