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商品推薦
蝦皮精選賣場

15歲當情報員:馬維新的不平凡人生

量子襪

15歲當情報員:馬維新的不平凡人生

雖然年事已高,但馬維新老人依然開朗樂觀。他平時最喜歡找人聊天,尤其愛說自己的經歷。每次只要說起往事,老人就能滔滔不絕地講上大半天。如今已是五世同堂的他,兒孫繞膝,日子過得雖不富裕,但卻有滋有味。

早年艱辛的生活

馬維新於1902年出生在湟中縣一個普通農戶的家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經歷了不少苦難。成天扛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鋤頭,與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幫地主家幹農活,還要為他們洗衣、做飯、放羊,每天天黑後,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馬維新回憶道:“我15歲時,村子裏來了一支軍隊,那時覺得他們會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所以我也很想參軍,可是父母都不同意。”於是,他在背著家人偷偷當起了國民革命軍的小情報員。

冒險的情報員生涯

在他當情報員的過程中,馬維新經歷了許多驚險的時刻。“有一次在執行任務時,我還差點被清軍砍頭,幸好軍隊及時趕到,你才能見到今天的我。”他提到這段往事時,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成長,也為他後來的人生奠定了堅韌的基礎。

從放牧人到獸醫的轉變

1923年,馬維新和家人一起從湟中縣遷到了祁連縣托勒。自此,他開始了從放牧人到獸醫的牧場生活。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牛羊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牛羊。”在這段時間,馬維新娶了兩位妻子,並生育了13個兒女。馬維新的小女兒馬秀蘭回憶,父親年輕時除了放牧、給動物看病、幫助有困難的人,還熱愛騎馬和打獵,家裡的事他一點都不操心,全都交給兩位妻子。

熱心腸的獸醫

馬秀蘭還記得一個冬天的夜晚,鄰居家的牛病得很嚴重,父親知道後,拿起藥箱就往鄰居家跑,忙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中午,父親回家後告訴我們,牛的病治好了,然後倒下頭就呼呼大睡。“父親是個熱心腸的人,還當過好幾次牧場的勞模呢。”馬秀蘭說,父親的無私奉獻精神讓周圍的人都十分敬佩。

成為知名獸醫

到了40歲,馬維新逐漸將所有精力放在給動物看病上,他也成為了一名遠近聞名的獸醫。附近誰家的牛羊馬生病了,大家都會找老馬幫忙。憑著豐富的診療經驗和對動物的深厚感情,馬維新老人一直到七十多歲還堅持出診。即使視力下降不能給牛羊打針,他也會帶著女兒馬秀蘭一起去,他診斷、開藥,女兒則負責打針,這樣的父女配合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家庭氛圍。

夫妻年齡相加203歲的愛情故事

馬維新老人與兩位妻子的感情都很好,雖然結婚時的條件很簡陋,但他們的相知相伴讓生活充滿了溫暖。一位妻子在三十多年前因病去世,而另一位妻子,就是現在還陪伴在馬維新身邊的95歲的馬曬力賣老人。馬秀蘭提到:“一年前,兩位老人才來到西寧定居,由我這個44歲的小女兒照顧。父親的身體狀況一直很好,就是腿腳不太方便,而母親則一直臥床不起。”

長壽的秘密

馬維新老人曾經在90歲時因為前列腺炎,第一次住進醫院,醫生都說從沒見過像他這麼健康的老人。100歲的時候,父親還在哥哥家的牧場上騎馬,身邊的人都驚訝於他的身體狀況,還有不少人問他長壽的秘訣。馬維新分享了他的一些生活習慣:

  • 不沾菸酒,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 作息規律,飲食均衡,少食多餐。
  • 愛吃酸奶和麵條,喜歡喝牛奶和奶茶
  • 身體方便時多活動,愛好騎馬和打獵。
  • 性格開朗,心態平和,不生氣,不發火。

平靜的晚年生活

自從馬維新老人來到西寧後,他的生活變得非常規律。天氣好的時候,他會拄著柺杖到家附近散步。老人常說:“還是牧場好,沒有那麼多車,牛兒馬兒也不會撞我。”由於老伴身體不好,馬維新也時常會陪老伴聊天,和老伴一起回憶在牧場時的美好生活,這種相互扶持的感情讓人感到溫馨。

總結與反思

馬維新老人的一生充滿了艱辛與磨難,但他以堅韌不拔的精神面對生活的挑戰,從一位年輕的情報員成長為一位受人尊敬的獸醫。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縮影,也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與家庭的力量。馬維新老人不僅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奉獻與愛,更以其長壽的生活方式,給了我們許多啟示,讓我們明白了健康與快樂的真正秘訣。

© 版權聲明
喬安

相關文章